1200 徐累 1994年作 茫
LOT號 | 1200 | 作品名稱 | 徐累 1994年作 茫 | ||
作者 | 徐累 | 尺寸 | 58×45cm | 創作年代 | 1994年作 |
估價 | 650,000-850,000 | 成交價 | RMB -- | ||
出版 《徐累:舊夢新影》,封面及P29,藝倡畫廊,1995年版 《徐累》,P3,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徐累》,P111,文化藝術出版社,2013年版 展覽 1995年,徐累:舊夢新影,藝倡畫廊,香港 2022年,ART021上海當代藝術博覽會,上海 徐累 XU LEI b.1963 《?!?Lot1200) 作于1994年,這是徐累借用西方現代主義哲學觀,探尋中式隱逸美學傳統的關鍵階段。1989年現代藝術大展后,藝術家逐漸厭倦了以“前衛“為名的斗爭,藝術作為官方意識形態的反面不再具有深厚的內在性,來到世紀末,頹廢主義卷土重來,在此風潮下的徐累吸取江南隱士文化的養分,游離出人群和時代,精神上縮回自我的殼,形成自己的視覺語匯。 九十年代末的徐累穿行于歷史的交界處,尋找西方與中國藝術的碰撞點,他的繪畫技巧繼承了宋代以來的寫真傳統,水墨描繪出工致細密的形象,同時將西方藝術與哲學觀融于其中。藝術家從老照片得到啟發,經年流轉使老照片原有的私密性被消磨殆盡,這種被公開觀看和揭露的隱喻觸動了徐累,他使用宣紙浸染的質感和精巧的筆觸,在作品中營造出某種穿越舊時光的情境,如徐累語:“秉燭夜行,無人打攪,我的安心、懼怕和暗喜同在?!薄睹!?Lot1200) 正是創作于這一階段的代表之作,并作為1995年徐累在香港藝倡畫廊舉辦首次個人展覽的代表作品展出。 “隱”和“現”是徐累長期探討的主題,徐累在稀疏、克制、內斂的空間中創造了神秘曖昧的敘述,《?!?Lot1200) 的帷幔將空間分為表里兩個世界,觀看《?!?Lot1200) ,觀眾好像隨徐累一起成為窺視者,白馬從簾幕后探頭而出,凝視著“無意”掉落在地的蓮蓬和半遮半掩的圈椅,圣潔清凈的氛圍感中又帶著情色歡愛的隱喻,令人浮想聯翩。中國人的天地之歡非常含蓄,白馬、蓮蓬等是藝術家關于歡愉潛意識的浮現,但觀者試圖順著意象往內里一探究竟時,一簾帷幔戲劇性地將他們與場景的內部間離開來,這種布萊希特式舞臺效果使觀眾深陷于作為局外人只能管中窺豹的絕望中,如同無常世事與人生的境遇,個體永遠不能對全景一覽無余。徐累的繪畫奇妙地促成窺視與反窺視的矛盾平衡,帷幔內外兩個世界既對立又統一,如同陰陽兩極循環不息,生出縷縷縈繞不散的靈動氣息。 正如《文心雕龍》所言“隱以復意為工”,《?!?Lot1200) 的余韻產生于簾幕之間,帷幕創造了“中界”,隔開了內與外,內外有別所誕生的隱匿是對探索欲望最好的刺激。中國傳統美學推崇“曲徑通幽”,沒有走過蜿蜒曲折的探索之路便不可看見真實的景觀,但曲徑之后是否一定通往真實在徐累的畫中是存有疑問的,他的世界觀里總是存在“虛幻”與“脆弱”,幕布后的內景如同沒有結尾和開端的電影,將藝術里迷失的本質揭示給觀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