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張恩利 2013年作 網兒(二)
LOT號 | 1202 | 作品名稱 | 張恩利 2013年作 網兒(二) | ||
作者 | 張恩利 | 尺寸 | 180×200cm | 創作年代 | 2013年作 |
估價 | 1,200,000-2,200,000 | 成交價 | RMB -- | ||
注 本件拍賣標的處于保稅狀態下,詳情請見本圖錄《保稅拍品競買須知》 線本身是很柔軟的東西,但互相纏繞之后的那種張力非常獨特。我很迷 戀彎曲的線條,它有更開放的隱喻,彎曲代表著某種肉感。 ——張恩利 張恩利 ZHANG ENLI b.1965 2000年以后,張恩利的創作主題轉變為日常之物,諸如容器、紙卷、排水管、水桶、鐵絲網等生活中必不可少卻又被人熟視無睹的器物,均被以一種近乎虔誠地描繪圣物的方式賦予其新的形式美感和文化意義。就繪畫語而言,這一時期的張恩利在繪畫中最顯著的特質乃是客觀與節制。早期充滿強烈情緒張力與凌厲筆觸的畫面結構已經被微妙的書寫性線條與松弛、冷靜的畫面氛圍徹底取代。而這種轉變恰好反映了張恩利這一時期的創作觀念——藝術家關注的并不是為其作品中出現的任何一件物品賦予特別的意義;相反地,這些物品除了那些我們認為的功能之外并沒有意義,也不包含任何隱喻,依然對主觀詮釋保持著開放性。正如菲利普?皮羅特(Philippe Pirotte)為張恩利2015年在臺北當代藝術館的展覽“閑置”所寫的介紹那樣:“我們以幾近執迷、如同偏執地試圖解開糾結纏繞的金屬線般的態度觀賞張恩利的繪畫,便可感知到個別符號的另類意義,以及各種詮釋在轉瞬之間的相互取代?!?br>創作于2013年的《網兒(二)》(Lot1202) 呈現了張恩利經典的主題圖案鐵絲網,不止于單獨的個體,規律的紋飾也在細節之處體現出物之特性。作為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讓人忽略的物品,鐵絲網在張恩利筆下被賦予了獨特的屬性。藝術家刻意的營造出一些“小意外”,不同色彩的鐵絲勾聯在一起,帶著強烈的律動感,以另外一種方式展現了不一樣的生命力,同時也吸引著觀者將目光聚焦常被忽略的細微處。對于張恩利來說,這些日常生活中出現的普通器物就是他創作實踐的源泉——保持觀察的力度,專注、密切的觀察讓每一個物件的內在本質得以顯露,讓每一件物品都擁有自己的意義,不多也不少?!拔矣X得我們都在尋找被遺忘的元素,”張恩利說,“好比垃圾場里有無數的人在尋寶?!?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