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方力鈞 2006年作 2006.7.1
LOT號 | 1205 | 作品名稱 | 方力鈞 2006年作 2006.7.1 | ||
作者 | 方力鈞 | 尺寸 | 250×360cm | 創作年代 | 2006年作 |
估價 | 1,500,000-2,500,000 | 成交價 | RMB -- | ||
出版 《方力鈞:時間線索》,P323,文化藝術出版社,2009年版 《方力鈞·編年紀事》, P447,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年版 展覽 2022年,湘江北上:譚國斌與中國當代藝術收藏展之六,譚國斌當代藝術博物館,長沙 2022年,ART021上海當代藝術博覽會,上海 方力鈞 FANG LIJUN b.1963 方力鈞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國新藝術潮流中的代表人物,他與志同道合的藝術家們共同創造了一種戲謔、幽默與荒誕藝術風格——玩世現實主義,用一種百無聊賴、潑皮幽默的方式來呈現個體真實的生存狀況和精神世界。作為成長于八十年代的藝術家,改革開放的持續推進以及西方現代藝術的不斷普及讓方力鈞在精神與心理上都得到了極大的解放,而“像野狗一樣生存”也成為了藝術家為人從藝的座右銘。在掙扎、困頓的現實生活的洗禮下,方力鈞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觀念與路徑——以一種玩世不恭的無所謂狀態直面人生的無常與個體的脆弱。 從繪畫語言上看,方力鈞似乎與超現實主義有著某種精神聯系,即用漫無邊際的想象力去呈現世界的荒誕性,并以精湛的寫實技術使幻象具有真實性。然而與超現實主義的精神旨歸不同的是,方力鈞的作品在華麗的視覺表征之下隱含著深刻的社會批判性。方力鈞用各種奇怪的符號,不合邏輯的陳列方式,以及鮮艷明亮的色彩架構起一個獨特的個人精神世界。通過象征性和隱喻性的虛擬人物與符號,去影射社會秩序給人造成的困境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復雜關系。 進入2000年后,方力鈞的畫風有了進一步的轉變,逐漸從搞怪的形象轉向文化隱喻、調侃、諷刺和批判。2005年是方力鈞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漫天飄揚著對于理想的追求和渴望,繼之而來的,是回歸大?;蛘咛炜盏拿\。關于孩子的題材是一個過渡期,方力鈞開始回歸一個東方文化的立場,著力表現任何自然的相互關系的脆弱。在《2006.7.1》(Lot1205) 這件作品中,畫面正中央的嬰兒蜷縮在一個密閉的氣泡中,漂浮在云朵上,以一個天使的視角,俯瞰人間的春夏秋冬。云上的孩子不僅僅是在一覽眾山小,他變成了一種象征,象征著一種自由飛舞的文化靈魂,脫離了所謂的客觀的現實世界。方力鈞的心靈與視線似乎已附體在這個嬰兒身上,關照著這個社會,也關照著這個世界。在氣泡的四周,從四面八方趕來的飛蟲環繞在此,仿佛想要一探究竟氣泡中的秘密。而在方力鈞看來,在蕓蕓眾生中,人類與世間萬物都是平等的,所有在人類的知識與記憶中的好惡,僅僅是人間制造,僅僅適用于人間。在這層意義的前提下,我們通常認知中令人厭惡的飛蟲,也只是是人類的主觀意識,與整個自然無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