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何森 1994年作 紅旗下的情侶
LOT號 | 1206 | 作品名稱 | 何森 1994年作 紅旗下的情侶 | ||
作者 | 何森 | 尺寸 | 138×118cm | 創作年代 | 1994年作 |
估價 | 1,600,000-2,600,000 | 成交價 | RMB -- | ||
出版 《江蘇畫刊》,封面二,江蘇美術出版社,1994年版 《感知的歷史:何森藝術文獻集》,P8,湖南美術出版社,2012年版 展覽 2021年,川美:“新繪畫”的一代,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重慶 2022年,ART021上海當代藝術博覽會,上海 1994年-1995年是何森創作的第三個階段,從主要創作手法看,依然屬于表現主義階段,但在內容上有了很大的變化,社會生活和政治舞臺的頻頻亮相,擴大了何森作品的外延。 我們很容易在何森這一時期的創作中找到政治波普的影響。紅旗、獎狀、紅領巾,意識形態的特征明顯,社會主義的符號鮮明。與中國其他政治波普藝術家不同的是,何森將他所要表現的主題內容,非常直接地搬上了紅舞臺——革命的舞臺,歷史的舞臺。舞臺是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斗爭的場所,舞臺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較量的地方,舞臺上天天有戲唱天天有戲看。在何森的舞臺上,農業的革命的中國和工業的反革命的西方,沒有發生激烈的你死我活的流血事件,相反這對立的兩大陣營和平相處相安無事,這是否隱喻了冷戰之后的世界格局,和中國在這個格局中的位置?西方的生活方式(玩具、迪斯科、時裝、交誼舞)和文化品位(芭蕾舞、管弦樂、流行歌星),與中國人淳樸的面孔、大無畏的笑容、頂天立地的站姿相映成趣,矛盾而和諧。何森將他的舞臺,一律鋪展到廣闊的自然環境中,任憑國際風云變幻,我自巋然不動,在浩淼蒼穹下,所有的糾纏和爭斗,都如滄海一束,而宇宙早已曾經滄海。何森這批作品更為特別的是,所有畫面都在攝影機的監控之下,新聞的視野和新聞的角度,再加上新聞強制性的傳播,何森把新聞也控訴成一種無形而潛在的暴力手段,在新聞面前人人平等,在新聞面前無路可逃無處可藏。新聞媒體時時刻刻都在播送著或真或假亦真亦假的消息,這個傳媒的時代,世界早已變得面目全非真假難辯了。何森在這個系列中,用分割畫面的手法加大了作品的信息量,又通過層層遞近的透視,開闊了畫面的維度,將時間擠出空間,讓時間因凝于一瞬而永恒。 ——黃燎原《生于1989—何森90年代藝術探微》 |